聚氨酯保温管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:
材料性能问题
聚氨酯脆化:低温会使聚氨酯材料的分子链运动能力减弱,变得僵硬,脆性增加。这可能导致在受到外力冲击或管道自身伸缩等情况时,聚氨酯保温层容易出现裂纹甚至破碎,破坏保温层的完整性,降低保温效果。
导热系数变化:一般来说,随着温度降低,聚氨酯的导热系数会有所加大。这意味着在低温环境下,聚氨酯保温管的保温性能会有所下降,热量更容易通过保温层散失,使管道内介质温度更难维持。
收缩变形:聚氨酯材料在低温下会发生收缩,与工作钢管和外护层之间的配合可能会出现问题。如果收缩不均匀,可能导致保温层与钢管或外护层之间出现间隙或空鼓,形成热桥,增加热量传递,影响保温效果。
结构连接问题
连接部位松动:低温会使管道、管件及保温层的材料收缩程度不同,导致连接部位的应力发生变化。例如,焊接部位可能会因为收缩应力而出现微裂纹,法兰连接部位的螺栓可能会松动,从而影响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,甚至可能导致介质泄漏。
聚氨酯保温管补口材料失效:保温管的补口部位通常使用专门的补口材料进行密封和保温。在低温环境下,补口材料的粘结性能可能会下降,导致补口处出现缝隙或脱落,使外界冷空气容易进入,降低整体保温效果,还可能使管道接口处受到腐蚀。
外护层问题
外护层脆裂:如果外护层采用的是聚乙烯等材料,在低温下也会变脆,抗冲击性能和抗拉伸性能降低。容易在运输、安装过程中或受到外界物体碰撞时出现破裂,使保温层失去保护,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中,加速保温性能的下降,并且水分和空气也容易进入保温层,引发其他问题。
外护层收缩开裂:与聚氨酯保温层类似,外护层在低温下也会收缩。当收缩产生的应力超过材料的承受时,外护层可能会出现开裂现象,破坏其密封性能和防护性能,使保温管的保温效果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。
凝结与腐蚀问题
表面凝结:当管道内输送的是低温介质时,管道表面温度较低,在潮湿的低温环境下,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在管道外表面凝结成水滴。这些水滴如果不能及时蒸发或排出,会长期附着在管道表面,为腐蚀创造条件。
聚氨酯保温管腐蚀风险增加:凝结水可能含有各种杂质和腐蚀性物质,会加速管道外表面和保温层内表面的腐蚀。特别是当外护层有破损或保温层受潮时,水分会渗透到管道表面,引发腐蚀,降低管道的强度和使用寿命,同时腐蚀产物可能会影响保温层与管道之间的粘结效果,进一步影响保温性能。